报国简介

“报国”为汉语动词,指以忠诚之心为国家效力尽忠,其语义涵盖竭诚奉献、赤胆忠心等内涵。该词作为核心词素广泛见于“精忠报国”“尽忠报国”“赤心报国”等成语,其中“精忠报国”出自《北史》,强调竭尽忠诚以报效国家,“尽忠报国”则突出无私付出的精神。汉代融《忠经·报国》最早系统阐述臣子报国之责,唐代陈子昂句“感时思报国”进一步赋予其家国情怀的文学表达。现代语境中,“报国”精神体现于科技、教育等领域,如俞士汶教授致力中文信息处理研究,践行科研报国理念。

戴叔伦·报国的诗句(共1句)

戴叔伦的诗词曲代表作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