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简介

白色的软玉称为白玉。它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达到玉级的以透闪石为主的纤维状矿物集合体,其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阳起石,化学式为Ca2(Mg,Fe)5[Si4O11]2(OH)2。

白玉通常呈脂白色、白色至稍带灰、黄、青色调的白色,有时可带少量的糖色或黑色。白玉具油脂光泽——玻璃光泽,大多数为半透明——不透明。白玉为非均质集合体,正交偏光下全亮,集合体无多色性。部分可见猫眼效应。其密度为2.95(+0.15,-0.05)g/cm3,摩式硬度为6~6.5。放大检查可见叶片状、纤维状交织结构,质地细腻,可见黑色固态包裹体或白色、灰色条纹(水线)或团块。

白玉最著名的产地为中国新疆、青海和俄罗斯。它是中国的传统玉石,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的玉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白玉的质量评价可从颜色、质地、光泽、净度、块度和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白玉的优化处理方法主要有浸蜡、染色处理、裂隙充填等。

欧阳修·白玉的诗句(共1句)

欧阳修的诗词曲代表作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