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执信简介

赵执信的诗词曲代表作

赵执信[shēn](1662~1744)清代人、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老人、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
 

出身名门

  赵执信生于康熙元年,卒于乾隆九年,青州府益都县颜神镇(今属山东省)人,其家乡后于雍正十二年改为博山县,系今天淄博市博山区。赵执信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曾祖赵振业,明天启乙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入清以后,作过山西、江南两布政司参议。叔祖赵进美,明崇祯庚进士,入清以后,官至福建按察使。赵执信的祖父赵双美,只是一个拔贡;父亲赵作肱,仅是一个增生。他的岳父是同里内秘书院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孙廷铨的长子孙宝仍,其官职为光禄寺主事。他的岳母是刑部尚书王士祯的从妹。

早年顺遂

  童

  赵执信不仅是清初的一位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还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诗歌理论。他主张“诗之中要有人在”,反对脱离现实,无病呻吟;主张“诗之外要有事在”,强调诗歌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作用;主张“文意为主,以语言为役”,要求形式服从内容,语言为内容服务;主张作家“从其所近”,自由选择艺术格,反对用“神韵”的唯一尺度去衡量作品的好坏;反对京派主义倾向,培养真

  正的新生力量;反对赏识善于谄媚逢迎的庸人,要选择有真才实学的”佳士“等一系列主张和见解。在当时的诗坛上,王士祯的“神韵说”靡一时,而在创作上与之抗衡、在理论上与之辩驳的唯有赵执信。赵、王二人之所以由原来相互唱和、彼此欣赏

赵执信的诗词

  • 1.《平度州道中望东北诸山清朝·赵执信 秋风吹倦客,缥缈凌紫霞。赤松仙人要我去,为驾白鹿青龙车。羽轮飘飞不自制,始计已失秦琅邪。大劳小劳远相待,云外如鸟遭笼笯。明霞碧落杳梦寐,玉女有爪羞搔爬。北行度...
  • 2.《山行杂诗四首清朝·赵执信 岭路盘盘行欲迷,晚来霜霰忽凄凄。林间风过犹兼叶,涧底寒轻已作泥。马足蹙时疑地尽,溪云多处觉天低。倦游莫讶惊心数,岁暮空山鸟乱啼。
  • 3.《对雨忆破龙涧呈王西涧同年清朝·赵执信 绝涧宝泓峥,剩境亦幽异。松风桥上下,客梦时一至。将老子已营,暂往我未遂。最忆石上苔,晶莹点寒翠。
  • 4.《观涨二十韵清朝·赵执信 积阴归山南,风日启清丽。午景浮前川,奄忽水大至。初闻声震荡,涧壑助远吹。渐见势瀰漫,坡陇各易位。前奔如有程,横溃遂无际。摆簸困乔林,崩腾坼厚地。荒涯牛马迷,吼...
查看赵执信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