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问陶的诗词曲代表作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一字门,号、蜀山老猿,清四川遂宁人。清代杰出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因故乡四川遂宁城郊有一座孤绝秀美的小山,形如,名船山,便自号船山,亦称“老船”。因善猿,亦自号“蜀山老猿”。

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江南道监察御史、吏部郎中。后出任山东莱州知府,后辞官寓居苏州虎邱山塘。晚年遨游大江南北,嘉庆十九年(1814)三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

撰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

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

遂宁市船山区即以区内文化名山船山及乡贤船山先生张问陶命名。

张问陶的诗词全集、诗集(224首全)

  • 41.《飞仙岭清朝·张问陶 断石真奇放,飞仙定有无。野花开白芨,斜日下乌奴。雨霁岚光合,崖倾阁势孤。利州风力劲,何处觅村酤。
  • 42.《三月十一日由栈道入京师发成都作·其一清朝·张问陶 春风吹梦蜀山深,又改清弦谱爨琴。对影此时怜绿鬓,登台何处筑黄金。飘流婚娶如重耳,慷慨交游想季心。二十五年身世感,匆匆抡指去来今。
  • 43.《灵宝清朝·张问陶 风尘常恨别离轻,又向桃林塞上行。古戍隔河微见影,乱山迎客不知名。帷车闭置如新妇,茅店酣呼杂老兵。明日入关须痛饮,卧看残月堕鸡声。
  • 44.《观我四首·死清朝·张问陶 胶革全崩傀儡场,岐雷医命竟无方。千秋许我留真气,百事催人到夕阳。谁把黄金求骏骨,且余一垅羡生王。涅槃羽化凭仙佛,为想归途...
  • 45.《褒沔道中·其二清朝·张问陶 舟下襄樊北,山围汉沔东。依依双岸柳,漠漠一帆风。小市林檎碧,新渠水稻红。旧游如昨梦,彷佛近湘中。
  • 46.《戊申岁腊寓外舅赞善公宅感事有作·其二清朝·张问陶 中年兄弟别离多,苦把毛锥受墨磨。得第红笺交素壁,题名异地喜同科。声华敢道追求点,恩爱终期似颍坡。屈指春风随计吏,剑门关外跨青骡。
  • 47.《感事·其二清朝·张问陶 中年渐厌夕阳多,道路销镕病折磨。有赋勿烦人作叙,无田不畏吏催科。酒垆夜月悲燕市,茶灶春风忆赵坡。懒向尘埃争捷足,枥中閒煞老疲骡。
  • 48.《怀亥白兄清朝·张问陶 丈夫志功名,焉能惜离别。良时苦蹉跎,不愤非豪杰。六月黄尘匝地飞,骑驴远作燕山客。憔悴乌衣百不如,少年惟读等身书。神驹所向无空阔,且上金台吊望诸。我独胡为羁水国...
  • 49.《晓行清朝·张问陶 人语梦频惊,辕铃动晓征。飞沙沉露气,残月带鸡声。客路逾千里,归心折五更。回怜江上宅,星汉近平明。
  • 50.《临湘县清朝·张问陶 短棹发临湘,迢迢水驿长。过云洒疏雨,归雁带残阳。岸静千蝉响,林秋一叶黄。未须愁旅泊,吹角近官塘。
  • 51.《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其八清朝·张问陶 忧愤书来处处同,故人几辈尚从戎。能文未易参军事,有口都能说战功。为我经心筹去住,看君弹指变穷通。东溟西域曾帷幕,猛将还应忆海公。
  • 52.《悼亡周孺人殁于涪州清朝·张问陶 仿佛维摩示疾身,药炉经卷日横陈。即看饮食皆多事,渐苦形骸亦累人。梦岂能真休骂鬼,骨如此瘦欲通神。世间甲子须臾过,半局棋残已廿春。
  • 53.《上元夜独坐偶成清朝·张问陶 一墀晴雪静当轩,短烛荧荧照上元。佳节偏逢人卧病,他乡相对客无言。红炉绿酒输邻舍,社鼓村灯梦故园。记得年时诸弟妹,綵笺争擘斗春幡。
  • 54.《喜李半亭清朝·张问陶 万岭危南诏,千江隘益州。帆樯天上过,沙水劫前流。蜀鸟多啼雪,蛮花不感秋。弓衣人竞织,新咏遍荒陬。
  • 55.《书巢卧病深夜闻雨遂不成寐清朝·张问陶 月黑夜沉沉,风窗黯客心。虫声愁外集,秋气病中深。骨弱衾愈重,家遥梦自寻。更阑闻骤雨,归思倍难禁。
  • 56.《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其六清朝·张问陶 故事虚张谕蜀文,悬军安养募新军。山中城破官仍在,阃外兵哗将不闻。大贾随营缘我富,连村无寇是谁焚。烽烟未扫偏流毒,万鬼含冤指阵云。
  • 57.《煎茶坪题壁·其一清朝·张问陶 子规不作去年声,猿鸟都萦故国情。清浊泉流如有意,高低山色总无名。人从虎豹丛中健,天在峰峦缺处明。一笑云林归便得,向来烟景又谁争。
  • 58.《入峡病中同亥白兄作·其三清朝·张问陶 泛宅吾家事,艰难上峡船。飘飘携八口,草草问三川。乞米多新帖,躬耕少薄田。经时到茅屋,破釜定空悬。
  • 59.《莎矶清朝·张问陶 危矶高并影岧峣,春暖涪江绿未消。入峡似逢双滟滪,隔波如望小松寥。身浮水驿天真险,心急家山路转遥。何处荒村村酒熟,乱泉声里暂停桡。
  • 60.《雪后前新乐·其一清朝·张问陶 人天乍高洁,车马亦闲闲。霁雪澹平野,朝云明远山。清虚集草木,萧爽来心颜。欲跨青驴背,因之乘兴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