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的诗词曲代表作

元稹(779年-831年),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人。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年)为监察御史。长庆元年(821年)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出任御史大夫、越州刺史兼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年)为尚书左丞。

元稹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兔丝》、《和裴校书鹭鸶飞》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 卷。

元稹的诗词全集、诗集(601首全)

  • 161.《秋相望唐朝·元稹 檐月惊残梦,浮凉满夏衾。蟏蛸低户网,萤火度墙阴。 炉暗灯光短,床空帐影深。此时相望久,高树忆横岑。
  • 162.《春病唐朝·元稹 病来闲卧久,因见静时心。残月晓窗迥,落花幽院深。 望山移坐榻,行药步墙阴。车马门前度,遥闻哀苦吟。
  • 163.《和乐天秋题曲江唐朝·元稹 十载定交契,七年镇相随。长安最多处,多是曲江池。 梅杏春尚小,芰荷秋已衰。共爱寥落境,相将偏此时。 绵绵红蓼水,飏飏白鹭鹚。诗句偶未得,酒杯聊久持。 今...
  • 164.《和乐天过秘阁书省旧厅唐朝·元稹 闻君西省重徘徊,秘阁书房次第开。壁记欲题三漏合, 吏人惊问十年来。经排蠹简怜初校,芸长陈根识旧栽。 司马见诗心最苦,满身蚊蚋哭烟埃。
  • 165.《唐朝·元稹 莫愁私地爱王昌,夜夜筝声怨隔墙。火凤有凰求不得, 春莺无伴啭空长。急挥舞破催飞燕,慢逐歌词弄小娘。 死恨相如新索妇,枉将心力为他狂。
  • 166.《寄庾敬休唐朝·元稹 小来同在曲江头,不省春时不共游。 今日江风好暄暖,可怜春尽古湘州。
  • 167.《杏花唐朝·元稹 常年出入右银台,每怪春光例早回。 惭愧杏园行在景,同州园里也先开。
  • 168.《冬夜怀李侍御、王太祝、段丞唐朝·元稹 浩露烟壒尽,月光闲有馀。松篁细阴影,重以帘牖疏。 泛览星粲粲,轻河悠碧虚。纤云不成叶,脉脉风丝舒。 丹灶炽东序,烧香罗玉书。飘飘魂神举,若骖鸾鹤舆。 感...
  • 169.《曹十九舞绿钿唐朝·元稹 急管清弄频,舞衣才揽结。含情独摇手,双袖参差列。 騕褭柳牵丝,炫转风回雪。凝眄娇不移,往往度繁节。
  • 170.《荥阳郑公以稹寓居严茅有池塘之胜寄诗四首因有意献唐朝·元稹 激射分流阔,湾环此地多。暂停随梗浪,犹阅败霜荷。 恨阻还江势,思深到海波。自伤才畎浍,其奈赠珠何。
  • 171.《赠李十一唐朝·元稹 淮水连年起战尘,油旌三换一何频。 共君前后俱从事,羞见功名与别人。
  • 172.《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唐朝·元稹 君弹乌夜啼,我传乐府解古题。良人在狱妻在闺, 官家欲赦乌报妻。乌前再拜泪如雨,乌作哀声妻暗语。 后人写出乌啼引,吴调哀弦声楚楚。四五年前作拾遗, 谏书不...
  • 173.《寺院新竹唐朝·元稹 宝地琉璃坼,紫苞琅玕踊。亭亭巧于削,一一大如拱。 冰碧林外寒,峰峦眼前耸。槎枒矛戟合,屹仡龙蛇动。 烟泛翠光流,岁馀霜彩重。风朝竽籁过,雨夜鬼神恐。 佳...
  • 174.《赋得九月尽唐朝·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 175.《当来日大难唐朝·元稹 当来日大难行,前有坂,后有坑,大梁侧,小梁倾。 两轴相绞,两轮相撑。大牛竖,小牛横。乌啄牛背, 足跌力狞。当来日大难行,太行虽险,险可使平。 轮轴自挠,...
  • 176.《月暗唐朝·元稹 月暗灯残面墙泣,罗缨斗重知啼湿。真珠帘断蝙蝠飞, 燕子巢空萤火入。深殿门重夜漏严,柔□□□□年急。 君王掌上容一人,更有轻身何处立。
  • 177.《远望唐朝·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 178.《斑竹唐朝·元稹 一枝斑竹渡湘沅,万里行人感别魂。 知是娥皇庙前物,远随风雨送啼痕。
  • 179.《西明寺牡丹唐朝·元稹 花向琉璃地上生,光风炫转紫云英。 自从天女盘中见,直至今朝眼更明。
  • 180.《酬乐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独直玩月见寄唐朝·元稹 一年秋半月偏深,况就烟霄极赏心。金凤台前波漾漾, 玉钩帘下影沉沉。宴移明处清兰路,歌待新词促翰林。 何意枚皋正承诏,瞥然尘念到江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