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照邻简介

卢照邻的诗词曲代表作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有多种说法,有三子,现其后人居住在河北省正定县内。

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

卢照邻尤工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卢照邻小的时候非常聪明,获得赏识,获得提升,一直到都尉。但他患了“疾”(可能是小儿麻痹症或痳疯病),因此不得不退职。

  孙思邈曾悉心为卢照邻调治疾,照邻问曰:“高医愈疾,奈何?”思邈答:“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和为,怒为风,凝为霜,张为虹霓,天常数也。人之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章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所同也。”

  虽然他还试图做门客,但后来他的病越来越严重,双脚萎缩,一只手也残废了。他买了几十亩地来养老,但终因疾病的痛苦,决定与亲属道别,投颍水自杀。由于卢照邻投江自尽的同一年,他的师父孙思邈逝

  卢照邻,唐初诗人。字升之,号幽忧子,“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具体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只能据其诗作及联系相关事件等,推测其生卒时间:《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载:“约635-约689年,一说约636-695年后”;《唐诗大辞典.修订本》称:“634-686年,一说635-689年”;《唐诗汇评》则记:“约630-约680年后”。都各有说法。

  卢照邻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曾师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

  654年(唐高宗永徽五年),为邓王李裕府典签(据张鷟朝野佥载》卷六),甚受器重,李裕曾经对别人说:“此吾之相如(司
  卢照邻的文学作品,《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载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已佚。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均为7卷,后者最为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卢照邻集》。《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7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李逸有《卢照邻集校注》。《全唐诗》存诗2卷。

卢照邻的诗词

  • 1.《大剑送别刘右史唐朝·卢照邻 金碧禺山远,关梁蜀道难。相逢属晚岁,相送动征鞍。 地咽绵川冷,云凝剑阁寒。倘遇忠孝所,为道忆长安。
  • 2.《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唐朝·卢照邻 巫山望不极,望望下朝雰。莫辨啼猿树,徒看神女云。 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峰文。沾裳即此地,况复远思君。
  • 3.《失群雁唐朝·卢照邻 三秋北地雪皑皑,万里南翔渡海来。欲随石燕沉湘水, 试逐铜乌绕帝台。帝台银阙距金塘,中间鹓鹭已成行。 先过上苑传书信,暂下中州戏稻粱。虞人负缴来相及, 齐...
  • 4.《中和乐九章·歌储宫第六唐朝·卢照邻 波澄少海,景丽前星。高禖诞圣,甲观升灵。 承规翠所,问寝瑶庭。宗儒侧席,问道横经。 山宾皎皎,国胄青青。黄裳元吉,邦家以宁。
查看卢照邻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