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简介

竹笋(英文名:Bamboo Shoot)为禾本科(Poaceae)竹亚科植物的嫩芽茎,又名竹胎、竹芽、竹肉等。竹笋的食用部分是竹子短缩肥大的芽,竹笋外表包坚韧的笋箨(笋壳),内部有柔嫩的笋肉。

竹笋的品种较多,主要有毛笋、早竹笋、哺鸡笋、刚竹笋、石竹笋等。按照栽培技术和商品供应可将竹笋分为毛笋类、小竹笋类和丛生竹笋类三类;按照季节将其可分为冬笋、春笋、鞭笋三类;按照笋味可分为甜、淡、苦三类。竹笋广泛分布于各大洲,尤其是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等地区。其适生区年降量为500-20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5-82%。竹笋适宜生长在深厚肥沃、结构疏松、透气性好、持水能力和吸收能力强且pH值为4.5-7的土壤中。竹笋主要靠整株移栽、移蔸、移鞭、压条、扦插及播种等人工繁殖方式进行繁殖。

竹笋的食用部分是竹子短缩肥大的芽,竹笋外表包坚韧的笋箨(笋壳),内部有柔嫩的笋肉;笋肉不仅味香醇,且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钙、镁及一些微量元素,可做竹笋饭、凉拌菜等;还可加工成各种罐头、腌笋、酱笋等,也可加工成干笋,还可入药。竹笋种类中的赤壁竹笋在2013年被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苏颂·笋的诗句(共1句)

苏颂的诗词曲代表作

苏颂(1020年1210日-1101年6月18日),字子容,汉族,原籍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今属厦门市同安区)人。北宋中期宰相,杰出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出身闽南望族,其父苏绅曾任集贤殿修撰。
庆历二年(1042年),苏颂登进士第。官至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宋哲宗时拜相。他执政时,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宋徽宗时进太子太保,累封赵郡公。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年八十二,追赠司空。后追封魏国公。宋理宗时追谥“正简”。
苏颂好学,于经史九流、百家之说,至于算法、地志、经、本草、训诂、律吕等学无所不通。作为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其主要贡献是对科学技术方面,特别是医药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突出贡献。他领导制造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开启近代钟表擒纵器的先河。李约瑟称其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著有《图经本草》、《新仪象法要》、《苏魏公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