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招呼的诗句(共1句)

招呼简介

招呼是一种通过语言、表情或动作传递问候的礼貌性社交行为,旨在建立联系、拉近情感距离并调节社交氛围。其形式包含口语问候、微笑示意及手势动作等,在不同文化中呈现差异性,但均遵循社会礼仪规范。

该行为涵盖多重维度:日常交往中需根据场合选择问候方式,如近距离驻足问候、远距离点头示意;遵循主动原则,区分长辈晚辈的鞠躬度数,避免涉及隐私;特殊场景采用灵活策略,如厕所点头或转移话题。现代实践中,招呼兼具增进感情、缓解尴尬及传递暗示的功能,心理学视角下可反映个体心理状态。

招呼伴随人类语言系统演化而产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揖礼、拱手为其早期形态,典籍如《东观汉记》记载了古代应用场景。其形式随社会发展不断扩展,并融入跨文化交流,如英语“to greet”、法语“saluer”等对应表达印证了行为的普适性。

苏轼的诗词曲代表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