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简介

早春指春季初始阶段,此时气温回升但乍暖乍寒,气象学上以连续5天平均气温超过10℃作为春季开始标准。该时段北方仍处冬季特征,南方降水增多且昼温差显著,易引发感冒及呼吸系统疾病。

早春气候具有昼夜温差大、冷暖气团交替频繁的特点,北方多沙尘天气,南方则阴连绵湿度较高。农业生产需防范"早春寒"灾害,适时开展翻耕、顶凌覆膜等作业,越冬作物返青期较常年延迟时需调整播种计划。气候变化导致近年早春呈现提前趋势,影响植物期、动物迁徙及繁殖周期,如樱花期平均每十年提前1.2天,斑点蝾螈繁殖时间较上年提前16天。

全球变暖背景下,增氮与降水变化对早春短命植物的生物量、根系特征产生显著影响,水分充足时适度增氮可促进生长,过量则抑制根系发育。北方地区通过冬季积保墒,使耕作层土壤湿度较历年偏高20~30%,为春耕提供有利条件。

高启·早春的诗句(共1句)

高启的诗词曲代表作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人,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