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简介

(拼音:yún),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卷曲的气。云本义指云彩,是悬浮在空中的由大量水滴、冰晶或兼由两者组成可见的聚合体,后由此引申出盛、多的意义。因为“云”后假借表示“说”,所以后来分化出“雲”表示云气的云。“雲”是形声兼会意字,从云声,“云”兼表义。汉字简化时,“雲”并入“云”。 古有“云” “雲”二姓,作为姓氏,二者不能混同。

宋之问·关于云的诗句(共1句)

宋之问的诗词曲代表作
宋之问字延淸,汾州隰城县(唐肃宗上元元年,改西河县,今汾阳市)人,令文长子也,伟貌雄辩。甫冠,武後召,与杨烱分直习艺馆,累转尚方监丞、左奉宸丙供奉。景龙中迁考功员外郎,时,韦皐任户部郎中,善裁决,而之问工,称“一台二妙”。歴修文馆学士,谪汴州长史,改越州死。诗自魏建安後,迄江左,格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