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拼音:yún),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卷曲的云气。云本义指云彩,是悬浮在空中的由大量水滴、冰晶或兼由两者组成可见的聚合体,后由此引申出盛、多的意义。因为“云”后假借表示“说”,所以后来分化出“雲”表示云气的云。“雲”是形声兼会意字,从雨云声,“云”兼表义。汉字简化时,“雲”并入“云”。 古有“云” “雲”二姓,作为姓氏,二者不能混同。
刘黻(1217~1276),字声伯,号蒙川,温州乐清大桥头人(今乐清石帆镇大界村人)。淳祐十年(1250)试入太学。刘黻因历史上两次太学事件而扬名,是著名的忠贞之臣,《宋史》有传。遗著有《蒙川集》10卷。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