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简介

"下"作为汉语词语,本义指月光映照下的物理空间环境,源自白居易七夕》等古典文学作品。该词语通过与其他语素组合形成新词汇,如"月下老人"指神话中主管婚姻之神,"月下前"描述男女幽会的浪漫场景。在成语体系中,"月下"常与"前""星前"等意象组合,形成"花前月下""月下星前"等固定搭配,构成具有意的自然场景描写。词语衍生用法具有深厚文化积淀,既包含自然物象的审美表达,也承载民俗信仰中姻缘缔结的象征意义。

李弥逊·月下的诗句(共1句)

李弥逊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