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简介

落,汉语词语,拼音为yuè luò,指天将破晓的时刻。亦可形容天色将明未明时的景象。

古诗中“月落”常作为时间意象,标志昼交替的临界点。如唐代张继枫桥夜泊》以“月落乌啼霜满天”渲染夜半清寒意境,通过视觉与触觉描写烘托孤寂心境。在中国文化中,该词被赋予循环、灵性等象征意义,可引发对自然宁静的联想。

元代陈樵《月放过赋》中“河倾月落”进一步强化其时间推移的意象。

汪广洋·月落的诗句(共1句)

汪广洋的诗词曲代表作

汪广洋(?~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
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
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