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简介

落,汉语词语,拼音为yuè luò,指天将破晓的时刻。亦可形容天色将明未明时的景象。

古诗中“月落”常作为时间意象,标志昼交替的临界点。如唐代张继枫桥夜泊》以“月落乌啼霜满天”渲染夜半清寒意境,通过视觉与触觉描写烘托孤寂心境。在中国文化中,该词被赋予循环、灵性等象征意义,可引发对自然宁静的联想。

元代陈樵《月放过赋》中“河倾月落”进一步强化其时间推移的意象。

曹松·月落的诗句(共1句)

曹松的诗词曲代表作

曹松,唐代晚期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曹松诗作,格似贾岛,工于铸字炼句。因他生活在社会底层,故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憎恶战争。他在《己亥岁二首》诗中写道:“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论者谓此诗精炼隽永,超过了前人同题材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