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简介

鸳鸯,水鸟,比鸭小,栖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民间传说和文学上用来喻夫妻;又用来称成偶的东西。以鸳鸯比作夫妻,最早出自西汉司马相如之笔。他为挑逗新寡妇卓文君,作《琴歌二首》,其第一首中有“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的句。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诗,诗中有“愿做鸳鸯不羡仙”一句,赞美了美好的爱情,以后一些文人竞相仿效。

王予可·鸳鸯的诗句(共1句)

王予可(?—1232年),字南,河东吉州(今西吉县)人。少隶军籍。年三十余岁,大病后忽发狂,久之,能把笔作诗文,及说世外恍惚事。南渡以后,居住在上蔡、郾城之间,遇文士则称为大成将军,于佛前则称为谛摩龙什,于道则称为驺天玄俊,于贵游则称为威锦堂主人。衣长不能遮胫,故人称哨腿王,或称王赤腿。落泊嗜酒,每人城市,人争以食遗之。与之纸,落笔数百言,或诗或文,散漫碎杂,无句读,无首尾,多六经中语及韵学家古文奇字。字峭劲,遇宋讳亦时避之。或问以故事,其应如响。诸所引书皆世所未见。谈说之际稍若有条贯,则又以诞幻语乱之。麻九畴、张瑴与之游。其诗可通晓者仅百分之二三。《中州集》卷九录其诗七首,《中州乐府》录其词三首。生平事迹见《金史》卷一二七、《大金国志》卷二八、《中州集》卷九、《归潜志》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