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水鸟,比鸭小,栖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民间传说和文学上用来喻夫妻;又用来称成偶的东西。以鸳鸯比作夫妻,最早出自西汉司马相如之笔。他为挑逗新寡妇卓文君,作《琴歌二首》,其第一首中有“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的诗句。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诗,诗中有“愿做鸳鸯不羡仙”一句,赞美了美好的爱情,以后一些文人竞相仿效。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