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忧喜的诗句(共1句)

忧喜简介

忧喜,汉语词语,拼音yōu xǐ,注音为一ㄡ ㄒ一ˇ,繁体作“憂喜”,指忧愁与欢喜的复合情感状态。该词为并列结构复合词,常见于古籍中对矛盾心境的描述。

其概念最早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贵贱在於骨法,忧喜在於容色”,指情绪通过面容显露。唐代张九龄初秋忆金均两弟》以“忧喜尝同域”写兄弟情谊,白居易则用“忧喜皆心火”将之与命运相连。

明清文学作品中,《水浒传》第三十五回描述宋江“忧喜相伴”,“忧喜交集”作为刻人物复杂心理状态的典型表述,古籍例证显示其使用贯穿古代文学创作。

朱熹的诗词曲代表作
朱熹,中国古代先哲,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亦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武夷山被列入世界文化及自然双重遗产源于朱子,朱子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