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简介

鹦鹉是色彩艳丽的鸟类,属于鹦形目(学名:Psittaciformes),该目包含4个科,100个属,共计403个物种。它们体型差异较大,体长从10cm~100cm不等。鹦鹉拥有独特的形态特征:羽色丰富多彩,部分种类头部有冠羽;头骨为索腭型,喙短而厚,上喙可灵活活动;鸣肌发达,可模仿人类语言和其他鸟类鸣叫;胸椎后凹,足为对趾型,前两趾基部相连;翅羽长短不一,通常有12枚尾羽。

鹦鹉主要分布于南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范围覆盖了纬度N35°至S56°之间的124个国家。在中国,鹦鹉主要沿横断脉分布于西南部地区。大多数鹦鹉为群居性森林鸟类,栖息于树上,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部分种类适应了地面生活。鹦鹉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包括浆果、谷物、蜜等,偶尔也会取食昆虫。它们被认为是鸟类中智力最高的类群之一,脑容量与体型的比例可与高等灵长类动物相媲美。

然而,鹦鹉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威胁。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数据,截至2024年7,全球已有16种鹦鹉灭绝,1种野外灭绝,另有众多物种处于受威胁状态。为了加强对鹦鹉的保护,中国已将9种鹦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其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易顺鼎·关于鹦鹉的诗句(共1句)

易顺鼎的诗词曲代表作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