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简介

鹦鹉是色彩艳丽的鸟类,属于鹦形目(学名:Psittaciformes),该目包含4个科,100个属,共计403个物种。它们体型差异较大,体长从10cm~100cm不等。鹦鹉拥有独特的形态特征:羽色丰富多彩,部分种类头部有冠羽;头骨为索腭型,喙短而厚,上喙可灵活活动;鸣肌发达,可模仿人类语言和其他鸟类鸣叫;胸椎后凹,足为对趾型,前两趾基部相连;翅羽长短不一,通常有12枚尾羽。

鹦鹉主要分布于南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范围覆盖了纬度N35°至S56°之间的124个国家。在中国,鹦鹉主要沿横断脉分布于西南部地区。大多数鹦鹉为群居性森林鸟类,栖息于树上,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部分种类适应了地面生活。鹦鹉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包括浆果、谷物、蜜等,偶尔也会取食昆虫。它们被认为是鸟类中智力最高的类群之一,脑容量与体型的比例可与高等灵长类动物相媲美。

然而,鹦鹉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威胁。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数据,截至2024年7,全球已有16种鹦鹉灭绝,1种野外灭绝,另有众多物种处于受威胁状态。为了加强对鹦鹉的保护,中国已将9种鹦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其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卢照邻·关于鹦鹉的诗句(共1句)

卢照邻的诗词曲代表作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后人有多种说法,有三子,现其后人居住在河北省正定县内。

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

卢照邻尤工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