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简介

湘水,又称湘江,亦名雁门水,上源为寻乌县的罗塘河,属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赣江上游贡水段支流(也称贡水源头之一)。相传唐朝八仙之一韩湘子游居羊角汉仙岩修炼成仙,后人便称此地为湘乡,此水为湘水。

源出闽赣交界江西省寻乌县境东北隅武夷山脉笔架西麓,流经寻乌县、会昌县,湘水集水面积2056平方公里,主河长101公里,绵江与湘水于会昌县城会合后称为贡水。湘水沿程先后接纳清溪河、官丰河、永隆河、板坑河等支流。

湘水流域主要在会昌县境内,支流众多,水量丰富。上游水力资源丰富,建有众多水电设施。中下游曾是会昌县的主要航道,沿岸场镇遍布,历史上经济较为发达。

湘水流域地处闽粤赣三省边境,历来为交通、军事、商业要地,会昌县筠门岭镇是原中央苏区的南大门,有邓小平旧居、会寻安中心县委、南线阻击战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又是历史上赣南四大名镇之一,有羊角水堡、芙蓉古寨、岭南钱庄旧址、裕民银行旧址等一大批古迹及汉仙岩等名胜。

韩愈·湘江的诗句(共1句)

韩愈的诗词曲代表作
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