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辈(xiān bèi),汉语词汇,指尊称年龄或辈分较长的人。该词最早见于《三国志·吴志·阚泽传》,唐代进士及第者互称先辈,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亦将文人敬称为先辈。明清科举考试中将先中榜者统称先辈,清代方苞沿用“乡先辈”称谓,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仍保留此雅称传统。唐代刘禹锡诗句反映时人轻先辈风气,阮葵《茶馀客话》明确唐代进士登第者互称先辈的礼制,巴金在讲话中沿用该词指文化传承者。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