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汉语词语,读音为wàn shì,外文译名为everything,近义词包括“事事”“诸事”,指代一切事情或全部事情。该词最早见于《墨子·贵义》“万事莫贵于义”之句。
其内涵涵盖广泛事务范畴,如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形容筹备周全,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用“万事如意”表达祝愿。明代理学家王守仁《传习录》提出“万事万物之理,莫不皆然”的哲学观点。
该词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后世作品如《清平山堂话本》中“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及茅盾《子夜》等文献均有沿用。
郑善夫(1485年—1523年)字继之,号少谷,又号少谷子、少谷山人等,闽县高湖乡(今福州郊区盖山镇高湖村)人,明代官员、儒学家(阳明学)。弘治进士,正德初始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辞官。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以谏南巡受杖。嘉靖初,起为南京吏部郎中。善书画,诗仿杜甫。著有《郑少谷集》、《经世要谈》。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