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汉语词语,读音为wàn shì,外文译名为everything,近义词包括“事事”“诸事”,指代一切事情或全部事情。该词最早见于《墨子·贵义》“万事莫贵于义”之句。
其内涵涵盖广泛事务范畴,如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形容筹备周全,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用“万事如意”表达祝愿。明代理学家王守仁《传习录》提出“万事万物之理,莫不皆然”的哲学观点。
该词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后世作品如《清平山堂话本》中“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及茅盾《子夜》等文献均有沿用。
程恩泽(1785~1837)清代学者、官员。字云芬,号春海,安徽徽州歙县人。师从凌廷堪,于金石书画、医算,无不涉及。嘉庆十六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贵州学政、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官至户部侍郎。熟通六艺,善考据,工诗,是近代宋诗运动之提倡者,与阮元并为嘉庆、道光间儒林之首。著有《国策地名考》、《程侍郎遗集》。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