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傒斯·亡命的诗句(共1句)

亡命简介

「亡命」是汉语词汇,拼音为wáng mìng,原指古代削除户籍逃亡避罪的行为,后引申为流亡、冒险或不顾性命,既可指逃亡者及铤而走险之人,也形容孤注一掷的行为。

该词最早见于《史记·张耳陈馀列传》,晋灼注“脱名籍而逃”为其本义。汉代扬雄《解嘲》以“魏之亡命”指代流亡者;南北朝至唐宋时期词义扩展,《贞观政要》称韩信为“项氏之亡命”,凸显其不顾生死之态。明清小说如《东周列国志》多用于刻逃亡者境遇,近现代郭沫若《洪波曲》、叶紫《星》等作品沿用其双重语义。

“亡命”由户籍制度术语演变为复合概念,从“削籍逃亡”的本义衍生出“流亡者”“铤而走险者”“拼命行为”三层含义,其语义网络通过《文选》《汉纪》《天》等历代文献得以构建。

揭傒斯的诗词曲代表作

揭傒(xī)斯(1274年610日—1344年8月19日),元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江右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