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简介

兔属(学名:Lepus)为兔形目兔科动物下的一属,根据全球及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所示,该属共有32种,其中中国有10种。兔属是兔形目中体型较大的成员,体长40~70厘米,尾长3.5~10厘米,体重1.0~5.5千克。背部通常呈褐色或淡灰褐色,腹面则为苍白色或白色,大多数种类的耳端为黑色,皮毛颜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眼睛较大,上唇分裂为三瓣唇,背部明显弯曲,前肢较短,后肢较长,尾巴的长度接近后足的长度。

兔属动物分布广泛,除大洋洲外,几乎遍布其他所有大陆。兔属动物栖息环境多样,主要生活在平原、极度干旱的戈壁以及沙漠边缘。兔属动物通常是独自活动的,偶尔在交配季节聚集。它们是跑得最快的陆地哺乳动物之一,食性杂,以野草、嫩枝、树叶和农作物为食。行性,主要在黄昏和黎明时分活动。

截止到2024年,兔属共有32种被纳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2种为濒危(EN),1种为近危(NT),4种为易危(VU),25种为无危(LC)。兔属动物具有经济价值,养殖兔其肉可食用,兔毛可用于服装制作,如东北兔和蒙古兔。天兔座位于北方天空,猎户座的脚下,该星座首次由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于2世纪编入星图。在非洲民间故事中,兔子常被视为狡猾的欺诈者,其故事传入美洲后成为布兔(Br'er Rabbit)故事的基础。

元稹·兔子的诗句(共16句)

元稹的诗词曲代表作

元稹(779年-831年),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人。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年)为监察御史。长庆元年(821年)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出任御史大夫、越州刺史兼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年)为尚书左丞。

元稹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兔丝》、《和裴校书鹭鸶飞》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