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简介

兔属(学名:Lepus)为兔形目兔科动物下的一属,根据全球及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所示,该属共有32种,其中中国有10种。兔属是兔形目中体型较大的成员,体长40~70厘米,尾长3.5~10厘米,体重1.0~5.5千克。背部通常呈褐色或淡灰褐色,腹面则为苍白色或白色,大多数种类的耳端为黑色,皮毛颜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眼睛较大,上唇分裂为三瓣唇,背部明显弯曲,前肢较短,后肢较长,尾巴的长度接近后足的长度。

兔属动物分布广泛,除大洋洲外,几乎遍布其他所有大陆。兔属动物栖息环境多样,主要生活在平原、极度干旱的戈壁以及沙漠边缘。兔属动物通常是独自活动的,偶尔在交配季节聚集。它们是跑得最快的陆地哺乳动物之一,食性杂,以野草、嫩枝、树叶和农作物为食。行性,主要在黄昏和黎明时分活动。

截止到2024年,兔属共有32种被纳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2种为濒危(EN),1种为近危(NT),4种为易危(VU),25种为无危(LC)。兔属动物具有经济价值,养殖兔其肉可食用,兔毛可用于服装制作,如东北兔和蒙古兔。天兔座位于北方天空,猎户座的脚下,该星座首次由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于2世纪编入星图。在非洲民间故事中,兔子常被视为狡猾的欺诈者,其故事传入美洲后成为布兔(Br'er Rabbit)故事的基础。

刘希夷·兔子的诗句(共1句)

刘希夷的诗词曲代表作

刘希夷 (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翁》有“年年岁岁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 《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