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简介

山脉(Tianshan Mountains),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于地球上最大的一块陆地欧亚大陆腹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同时也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和全球干旱地区最大的山系。

天山山脉东西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全长2500千米,南北平均宽250—350千米,最宽处达800千米以上,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43米,位于中国新疆),是一座巨大的国际山系。新疆天山指中国境内的东天山,长达1760千米,占天山总长度的2/3以上,横亘新疆全境,跨越了喀什、阿克苏、伊犁、博尔塔拉、巴音郭楞、昌吉、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9个地州市,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天然地理分界,也是新疆地理的独特标志。新疆天山汇集了炎热与寒冷、干旱与湿润、荒凉与秀美、壮观与精致,其美学多样性、地学多样性、生物生态多样性世所罕见。不仅有雪山冰峰、森林草甸、河流湖泊、红层峡谷,还是全球杉、中亚野果林的起源地和最佳生境区,也是中亚山地残遗物种、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特有物种的重要栖息地。

2013年621日,新疆天山的托木尔峰(阿克苏地区)、喀拉峻—库尔德宁(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巴音布鲁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格达(昌吉回族自治州)4个片区以“新疆天山”名称成功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申报面积5759平方千米。

吕祖谦·天山的诗句(共1句)

吕祖谦的诗词曲代表作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