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简介

泰山,又名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有“五岳之首”、“五岳独尊”、“天下第一山”之称,被中外学者称为“中国的奥林匹斯山”。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50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约1545米。

泰山相伴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传承历史,集国家兴盛、民族存亡的象征于一身,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东方文化的缩影,“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承载着丰厚的地理历史文化内涵,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起至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山体上既有寺庙、宫、观等古建筑群29处,古遗址128处,有大小碑碣、摩崖石刻2000余处。其景巍峨雄奇、幽奥俊秀,有石坞松涛、海玉盘等美丽壮阔的自然景观。其历史文化、自然光、地质奇观和谐融为一体,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美学和科学价值。

1982年,泰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景名胜区。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为中国首例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002年,泰山被评为“中华十大文化名山”之首。2005年,泰山成为国家地质公园。2006年,泰山因其独特的地质价值成为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3,泰山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2月,泰山被命名为中国首座“中国书法名山”。2025年3月20日,泰山迎来2025年第100万名游客。

李商隐·描写泰山的诗句(共1句)

李商隐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商隐(公元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汉族,唐朝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是唐朝著名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清乾隆五十四年《怀庆府志》记载,李商隐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