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邻简介

四邻(sì lín)是汉语词汇,原指周围邻近的人或区域,出自唐代韩愈《徐泗豪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该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一指君主身边的辅政大臣(四辅);二指周边国家或地理方位;三指居所周围的邻居;四延伸为抽象意义上的邻近关系。

其内涵随历史演变不断扩展。先秦典籍中,《尚书》提及“钦四邻”指君主的近臣,《管子》用以探讨诸侯邦交。汉代文献扩展其用法,如董仲舒以“四邻”喻示国家治乱对邻邦的影响,刘向则用于民间叙事。唐代诗词中,“四邻”常体现居住环境或自然景象,杜甫句“四邻何所有”、苏轼“蛙声满四邻”均为典型用例。

该词历经语义泛化,从政治术语逐步融入日常生活表述,现代常用义集中于“周围邻居”,如成语“街坊四邻”“四邻八舍”均延续此核心语义。

徐铉·四邻的诗句(共2句)

徐铉的诗词曲代表作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