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简介

石头一般指由大岩体受外力作用脱落的小型岩体,外表粗糙或光滑,形态多呈块状或椭圆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二氧化硅,质地坚硬,可用于制造石器、采集石矿、生火及建筑材料。按地质成因可分为火成岩(如岗岩)、沉积岩(占比地表66%)和变质岩三大类,其中沉积岩具有层状结构,变质岩由既有岩石经高温高压演变形成。

现代工业中,石头被加工为混凝土、铁矿石等原材料,碳酸钙矿石通过精深加工可转化为纳米碳酸钙、生物降解母粒等高附加值产品。广西贺州碳酸钙产业集群形成功能性母粒、高端塑料新材料等产业体系,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16.7亿元;湖北阳新通过智能采矿和固废回收技术实现产业链闭环,预计2026年原材料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0亿元。

石头收藏注重“瘦、漏、透、皱、丑”的审美标准,古代文人形成独特赏石文化。石材加工技术持续革新,南安推广线锯切割技术使出材率提升至87%,石粉排放量较20年前减少50%,通过石塑箱生产实现废料全循环利用。

萨都剌·石头的诗句(共1句)

萨都剌的诗词曲代表作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雁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