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简介

世道,汉语词汇,拼音为shì dào,原指人世间的兴衰变迁,后泛指社会状况与气。该词最早见于《列子·杨朱》,形容对社会安危的认知。

其内涵包含三重维度:一为社会现实状态,如民生貌;二指动态的社会变迁,常以“弈棋”“剑锋”类比其复杂性;三为道德伦理导向,涉及社会价值评判。南朝沈约关注其与道德的关系,明清时期更成为评价世情的重要标准,如《红楼梦》以世道映射人情百态。

该词演变贯穿古代至近现代。唐宋文人多借世道抒写治乱兴替,如元稹苏轼文暗喻时局;明清小说家曹雪芹等将其与人情结合,强化社会批判;现代作家老舍、王统照则赋予其时代语境,反映新旧社会更迭中的民众心理。

陈子昂·世道的诗句(共3句)

陈子昂的诗词曲代表作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