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浅简介

深浅,汉语词语,拼音为shēn qiǎn。该词本义指水的深浅程度,引申为事物的轻重、大小、多少等概念,亦比喻言语行为的分寸,有时偏义专指‘深’的含义。其用法可见于不同语境:董仲舒春秋繁露·正贯》以‘深浅’论定罪责层次,《西游记》《儿女英雄传》则用‘不知深浅’形容言行失当,另在颜色描述中特指浓淡程度。该词最早见于汉代文献,如《春秋繁露》以‘罪源深浅’论述刑罚标准,《汉书·宣帝纪》记载按恩情深浅给予赏赐,宋代李持正《明逐人来·上元》则用‘春来深浅’描绘节令变化。相关衍生词语包括不知深浅、深厉浅揭等。

薛蕙·深浅的诗句(共1句)

薛蕙的诗词曲代表作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
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
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
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