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浅简介

深浅,汉语词语,拼音为shēn qiǎn。该词本义指水的深浅程度,引申为事物的轻重、大小、多少等概念,亦比喻言语行为的分寸,有时偏义专指‘深’的含义。其用法可见于不同语境:董仲舒春秋繁露·正贯》以‘深浅’论定罪责层次,《西游记》《儿女英雄传》则用‘不知深浅’形容言行失当,另在颜色描述中特指浓淡程度。该词最早见于汉代文献,如《春秋繁露》以‘罪源深浅’论述刑罚标准,《汉书·宣帝纪》记载按恩情深浅给予赏赐,宋代李持正《明逐人来·上元》则用‘春来深浅’描绘节令变化。相关衍生词语包括不知深浅、深厉浅揭等。

皇甫冉·深浅的诗句(共1句)

皇甫冉的诗词曲代表作
皇甫冉(公元717-770年),唐代著名人。10岁便能作文写诗,张九龄呼为小友。他于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考中进士第一(状元)。历官无锡尉、左金吾兵曹、左拾遗、右补阙等职。为避战乱寓居义兴(今宜兴),据说他所住村庄后来被称为皇甫舍(今属芳庄镇)。因奉使江表,公元770年病卒丹阳,享年5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