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明是汉语词汇,拼音为shèng míng,原指英明圣哲、无所不知,后衍生多重文化含义。
该词最初用于称颂帝王贤德睿智,如《汉书》《后汉书》将其作为君主赞誉。后扩展为对治世盛景及佛理超凡悟性的颂扬,如韩愈称朝廷平叛为“圣明之举”,清代佛经称其象征佛家智慧。民间亦作敬辞,如《红楼梦》贾母被赞“圣明”。另有以“圣明”喻清冽酒液的说法,见于《西京杂记》。
其用例始见于汉代《汉书·晁错传》,魏晋至唐宋扩展至治世与佛教领域,明清小说沿用传统用法并融入世俗生活,语义始终围绕智慧与德行推崇。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