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明简介

圣明是汉语词汇,拼音为shèng míng,原指英明圣哲、无所不知,后衍生多重文化含义。

该词最初用于称颂帝王贤德睿智,如《汉书》《后汉书》将其作为君主赞誉。后扩展为对治世盛景及佛理超凡悟性的颂扬,如韩愈称朝廷平叛为“圣明之举”,清代佛经称其象征佛家智慧。民间亦作敬辞,如《红楼梦》贾母被赞“圣明”。另有以“圣明”喻清冽液的说法,见于《西京杂记》。

其用例始见于汉代《汉书·晁错传》,魏晋至唐宋扩展至治世与佛教领域,明清小说沿用传统用法并融入世俗生活,语义始终围绕智慧与德行推崇。

刘崧·圣明的诗句(共1句)

刘崧的诗词曲代表作

刘崧(1321~1381)字子高,原名楚,号槎翁,元末明初文学家,泰和珠林(今属江西泰和塘洲镇)人,为江右派的代表人物,官至吏部尚书。卒年六十一,谥恭介。其诗歌温柔典雅,内容清浅,偏于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