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气'作为汉语词汇最早见于《礼记·月令》'杀气浸盛',本义为秋季肃杀的寒气,后引申为形容凶暴的气势(如'杀气腾腾')。在军事语境中特指战场杀伐之气(如'杀气腾空'),古典诗词中常见'杀气三时作阵云''杀气横千里'等具象化表达。该词包含四层释义:①凶恶气势的具象呈现;②发泄愤懑的行为(如'拿别人杀气');③古代历法术语中的阴寒之气;④军事行动中的紧张氛围。与'和气'构成反义关系,在文学描写中常与'砭骨''重重'等修饰语组合强化场景氛围。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