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气简介

'杀气'作为汉语词汇最早见于《礼记·令》'杀气浸盛',本义为秋季肃杀的寒气,后引申为形容凶暴的气势(如'杀气腾腾')。在军事语境中特指战场杀伐之气(如'杀气腾空'),古典诗词中常见'杀气三时作阵''杀气横千里'等具象化表达。该词包含四层释义:①凶恶气势的具象呈现;②发泄愤懑的行为(如'拿别人杀气');③古代历法术语中的阴寒之气;④军事行动中的紧张氛围。与'和气'构成反义关系,在文学描写中常与'砭骨''重重'等修饰语组合强化场景氛围。

杜审言·杀气的诗句(共1句)

杜审言的诗词曲代表作
杜审言(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后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官修文馆直学士。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