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嗣杲·商人的诗句(共1句)

商人简介

商人是以自己名义实施商业行为并以此为常业的职业群体,包括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公司等经营主体。该词源自商族人善于经商的历史传统,《尚书·周书·诰》记载殷人"肇牵牛远服贾",西周时期"商人"特指以经商为业的殷遗民。

甲骨文"商"字字形为货架置物之象,"赏"字增贝符与口符体现交易特征。商族首领王亥驯牛开展跨部落贸易,被奉为商业始祖,其事迹载于《竹书纪年》。春秋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私营商人突破官府垄断渐成规模,《国语·晋语八》载有晋国富商案例。

明代商人群体发生知识化转型,士商互动促使商人崇儒好文,出现具备儒者言行的"贾",泰州学派王艮创"业中求道"理念推动儒学通俗化。日本商法典规定商人需以营业方式持续实施商行为,中国当代商法体系延续营业能力作为商人资格核心要素。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有《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西湖百咏二卷,(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著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