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正·儒生的诗句(共1句)

儒生简介

儒生是信奉儒家学说、研习经书的读书人,又称儒士、儒客,最早见于《史记》等秦汉典籍。其核心特征为通晓儒家经典,以"仁""礼"等伦理规范立身行事,主张将民众利益置于首位。汉以后逐渐形成以秀才、举人、进士为等级的社会群体,通过科举入仕者可任文职儒臣或武职儒将,未入仕者亦有顾炎武等学术大家。

该称谓可溯至战国时期,因鲁国为孔子故里成为早期儒学中心。秦始皇东巡时曾征召齐鲁地区七十名儒生博士,秦汉之际已形成戴儒冠、着儒服的标志性群体。虽先秦典籍未明确记载该称谓,但《列子》所述及秦代建制表明"儒生"之名在战国末年已通行。自汉至清,其概念从特指儒家学者扩展至泛指读书人,并衍生出"白面儒生"等文化符号。

度正(1166-1235),字周卿,合州巴川县乐活镇(今重庆市铜梁县少镇龙归村)人。少从朱熹学,淳熙元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度正少年时期,天资聪明,勤奋好学,“日记数百言,勇气摩星斗。”十六岁时,他获县学推荐,到合州进入郡庠(府学)研习经学,专攻《周礼》,“以妙年明经,屡冠诸生,声誉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