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塞,词牌名,原为古乐府横吹曲,调名源自戍边将士归塞的主题。正体为南宋程垓所作《入塞·好思量》,属双调五十二字平韵格,前后段均押叠韵。
该词牌格律前段六句四平韵一叠韵,后段五句四平韵一叠韵,叠韵运用形成独特韵律风格。现存典范词作包括程垓《入塞·好思量》、顾太清《入塞·好花枝》等。
调名本意可溯至北朝乐府《入塞》曲,唐代刘希夷《入塞》诗中"霜雪交河尽,旌旗入塞飞"即点明主题。南宋时期收录于程垓《书舟词》,至清代仍有创作流传。
吴潜(公元1195年—公元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原籍宣州宁国(今属安徽),出生于浙江德清新市镇。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
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