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塞简介

入塞,词牌名,原为古乐府横吹曲,调名源自戍边将士归塞的主题。正体为南宋程垓所作《入塞·好思量》,属双调五十二字平韵格,前后段均押叠韵。

词牌格律前段六句四平韵一叠韵,后段五句四平韵一叠韵,叠韵运用形成独特韵律格。现存典范词作包括程垓《入塞·好思量》、顾太清《入塞·好枝》等。

调名本意可溯至北朝乐府《入塞》曲,唐代刘希夷《入塞》中"霜交河尽,旌旗入塞飞"即点明主题。南宋时期收录于程垓《书舟词》,至清代仍有创作流传。

李攀龙·入塞的诗句(共1句)

李攀龙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攀龙(1514年5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