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简介

"秋声"是中国古典文中描绘秋季声响与情感的重要意象,其表现形式涵盖自然界的声、虫鸣、落叶声,以及人文活动中的捣衣声、砧声等。自宋代至近现代,胡仲弓陆游等诗人常借秋声表达离愁别绪与时光易逝之叹,其中欧阳修秋声赋》以拟人化手法展现秋夜肃杀氛围,成为宋代文赋典范。当代诗人余菊庵《秋声》延续传统意象,通过促织鸣叫寄托情思,而2024年武军所作《七律·秋声(三首)》则以梧桐、雁鸣等元素呈现多元秋景

鲁迅·秋声的诗句(共1句)

鲁迅的诗词曲代表作

鲁迅(1881年9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