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描绘秋季声响与情感的重要意象,其表现形式涵盖自然界的风声、虫鸣、落叶声,以及人文活动中的捣衣声、砧声等。自宋代至近现代,胡仲弓、陆游等诗人常借秋声表达离愁别绪与时光易逝之叹,其中欧阳修《秋声赋》以拟人化手法展现秋夜肃杀氛围,成为宋代文赋典范。当代诗人余菊庵《秋声》延续传统意象,通过促织鸣叫寄托情思,而2024年武军所作《七律·秋声(三首)》则以梧桐、雁鸣等元素呈现多元秋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