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凄(qī qī)是汉语多义形容词,常用于描述寒凉、悲伤或自然景象,兼具情感表达与物象描绘功能。
该词本义指寒冷或悲凉,如“风雨凄凄”,引申可形容水流、草木茂盛等自然状态,亦能表现云起、沾湿等动态。情感层面既可表达个人哀愁(如“凄凄独无伴”),亦能渲染环境萧瑟,形成视听交融的文学意象。
其用法可追溯至先秦文献,《诗经》已用“凄凄”形容风雨,汉代注疏扩展至云起形态。魏晋至唐宋时期,谢灵运、白居易、苏轼等文人广泛运用于诗赋,强化其情感投射与自然描写的双重功能。明清戏曲、小说沿用并保持了语义稳定性。
黄庭坚(公元1045年-公元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