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麦简介

荞麦(学名: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又称普通荞麦、甜荞、乌麦等,为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一年生草本植物。荞麦茎直立,30~90厘米高,上部分枝,绿色或红色,圆柱形,中空。荞麦叶互生,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顶端渐尖,基部心形。荞麦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卵形,绿色,边缘膜质;白色或淡红色。荞麦瘦果卵形,顶端渐尖,暗褐色,无光泽。种子1枚。花期5~9,果期6~10月。

荞麦原产于中亚,广泛分布于世界,主要栽培于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在中国各省区均有栽培,如台湾、南、贵州等省区。荞麦主要生长在温带生物群落中,常见于荒地、路边,常栽培于田地,麓、旷野等。荞麦喜冷凉、湿润的的环境,具有耐瘠薄、抗病抗旱能力强等特点,但不耐寒、不耐热。荞麦生长周期短,易扦插,易繁殖。

荞麦的用途十分广泛,不仅可加工制成多种食品,如荞麦饼、荞麦面等,还可做蔬菜食用,更是羊、牛、猪等禽畜的优良精饲料。荞麦的茎叶、种子均可作为中药材入药,据中国药学典籍记载,主治消化不良、下气、痢疾等病症。此外,荞麦还具有去污性能,在日本有人用它洗头发、衣服等;其皮壳不仅是提取碳酸钾的原料,还是一种很好的燃料。

姜夔·荠麦的诗句(共2句)

姜夔的诗词曲代表作
姜夔(kuí) (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塍。有《白石道人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