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简介

评论是汉语词汇,指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与理论阐述的结合体,核心包含主观评价与客观论证的双重维度。其表现形式涵盖言辞批评、议论文体及观点商榷,广泛运用于文学、社会等领域,需通过精准的“评”为“论”提供价值基础,避免流于表面。

该词内涵体现为动词性批评行为与名词性文本形态的统一。既指代对事理的批判性议论,也包含成体系的议论文章,并衍生出斟酌、商议等抽象含义。古代政治议政与文艺品鉴为其主要应用场景,现代扩展至多媒介评价体系,形成大众评议与专业评论并存的格局。

词源可溯至东汉《后汉书》“评论朝廷”表述,唐代吕岩强调实践经验对评论的必要性。宋元时期通过词曲、平话扩展载体功能,如《三国志平话》的政治谋议。明清文学评论延续传统,《红楼梦》等作品深化其社交属性,近现代作家群体进一步丰富理论内涵。

钱钟书·评论的诗句(共1句)

钱钟书的诗词曲代表作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堂前结识杨绛。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