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第是汉语词语,读作pǐn dì,原指门第或等级,后衍生为评定事物高低次序的行为。
该词内涵可分为两方面:一为品评次第,如南朝钟嵘《诗品》划分诗人等级,唐代雷氏依琴质分级设徽;二指社会等级制度,如《晋书》记载以品第选官,《新唐书》提及按茶叶品级收租。
其概念萌芽于南朝,钟嵘首次用于文学批评,唐代应用于族姓分类与器物品鉴,宋元扩展至茶石等物产评定。清代至近代仍见于文艺批评,如郁达夫诗作以杏坛品第自喻。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