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品第的诗句(共1句)

品第简介

品第是汉语词语,读作pǐn dì,原指门第或等级,后衍生为评定事物高低次序的行为。

该词内涵可分为两方面:一为品评次第,如南朝钟嵘《品》划分诗人等级,唐代氏依琴质分级设徽;二指社会等级制度,如《晋书》记载以品第选官,《新唐书》提及按叶品级收租。

其概念萌芽于南朝,钟嵘首次用于文学批评,唐代应用于族姓分类与器物品鉴,宋元扩展至茶石等物产评定。清代至近代仍见于文艺批评,如郁达夫诗作以杏坛品第自喻。

王洋(1087年-1154年),字符渤,东山阳人。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省试第二名,宣和六年(1124年)甲辰科进士。绍兴元年(1131年),秘书省正字,历官校书郎、吏部员外郎、起居舍人,知制诰。晚年任鄱阳太守。因洪皓事被免职,改知邵武军,十七年,知饶州,不久罢官。隐居信州,住所有荷花,故自号王南池。二十三年十二卒。其子王易祖辑其文为《东牟集》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