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简介

霹雳,汉语词语,拼音pī lì,指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烈雷电现象,古籍中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称“列缺霹雳”,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描述的“丘峦崩摧”场景。其形态包含枝状闪电、带状闪电及闪(未落地电),普通地闪电力约10亿瓦特,超级闪电电力可达万亿瓦特级。

该词既可指雷击引发的物理破坏(如玄奘《大唐西域记》载石柱遭霹雳击断),亦用于比喻突发事件(郭沫若所述“晴天霹雳”)。古代文献中延伸为星名(《星经》霹雳五星)、琴曲名(唐代《霹雳引》)及古琴名(明代“霹雳琴”)。现代气象学揭示“晴天霹雳”实质是雷电通道从雷雨云水平延伸数十公里后击中地面。

沈佺期·霹雳的诗句(共1句)

沈佺期的诗词曲代表作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