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简介

明珠(míng zhū)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本义指光泽晶莹的珍珠,最早见于汉代典籍《白虎通·封禅》。其拼音为míng zhū,注音作ㄇ一ㄥˊㄓㄨ,词性为名词。

该词内涵随历史发展逐步扩展:作为具体物象,明珠指天然珍珠,常见于《魏都赋》《新唐书》等文献;抽象层面则用以象征忠良之士(《楚辞》注)、珍贵事物(韩愈)或代指道教修炼中的眼睛(《黄庭内景经》)。宋词及明清小说中,“掌上明珠”成为爱女的代称,如辛弃疾永遇乐》、曹雪芹红楼梦》均有使用。成语“明珠暗投”“薏苡明珠”进一步拓展了其隐喻体系,涵盖珍贵事物遭埋没、忠良受诬等语义。

该词自汉代起广泛用于文学语境,晋代《魏都赋》以明珠喻珍宝,唐代韩愈诗文延续其象征传统。宋元时期通过口语化表达融入日常,如“掌上明珠”定型为固定短语。其核心语义始终围绕“珍贵”展开,体现汉语词汇通过隐喻延伸意义的典型特征。

方回·明珠的诗句(共1句)

方回(1227~1305),元朝著名诗人、诗论家。江西诗派殿军(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别号虚谷。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宋景定进士,知严州。降元,授建德路总管。后罢官,往来杭歙间。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属浙江)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以至老死。